兒子的遺產繼承成難題90歲老父向本報求助
本報訊6萬多元的撫恤金本可以依照法定繼承順序,由死者張某的父母、再婚配偶、女兒、繼子共同繼承,不想,撫恤金還未正式繼承,母親、繼子又先后去世,遺產繼承又涉及其兄弟、繼子的兒子……轉眼7年過去了,這份撫恤金仍未能順利繼承。
2月9日,張某90歲的父親老張向記者講述了事件的前前后后。老張說,他有四個兒子,張某是次子。
張某于2015年去世,和妻子乙某是再婚家庭,婚前張某有一女小張,乙某有一兒子小乙。張某去世后,因遺產繼承有所爭議,最終張某的女兒等人一同將此事訴諸法庭。法院對遺產的繼承進行了判決,其中6萬元的撫恤金,分給老張和老伴兒每人一萬元,乙某三萬元,小張和小乙每人5000元。
訴訟期間,乙某私自去銀行取款,由于資金處于凍結中,導致銀行卡被吞。判決書下來之后,因無銀行卡無法取款。2019年、2020年,張某的母親、繼子小乙相繼去世。當小張持法院判決書到銀行取款時,被告知,無卡取款需要公證處出具證明,而公證處提出要所有法定繼承人同時到場簽字才能為其辦理繼承公證。
因張某的母親、繼子小乙去世,張某母親的繼承款又涉及到張某的3個兄弟,三兄弟主動放棄,全部由老張繼承。而小乙的5000元繼承款則依照法定繼承順序,由其母親乙某和兒子繼承。因小乙的兒子還未成年,需由其法定監護人即生母代領,可其生母多年前離婚后,至今聯系不上,導致繼承公證無法完成。
“這個問題到現在仍未找到解決的辦法。”老張告訴記者,他年事已高,希望能盡快解決此事,避免為孩子留下更多的問題,卻不知如何是好。
就此,記者聯系了河北瀛檀律師事務所米京濤律師,他介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由法院出具執行裁定,銀行按照執行裁定分配撫恤金。(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郭紅玉實習生 黃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