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制定實施

2022-02-17 09:32:07 星期四  來源:牛城晚報

《邢臺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制定實施

加快建設邢東科技城打造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

資料圖片

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邢臺和科技強市,日前,《邢臺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制定實施。期間,全市將在科技研發投入、企業創新能力、產業創新能力、區域創新水平、綜合創新實力上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全市整體科技創新水平再上新臺階,區域綜合科技競爭力明顯增強。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侯東杰通訊員 劉琳

重點研發項目250項以上

圍繞現代產業體系和25個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聚焦新興產業、傳統產業、特色產業、未來產業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產業科技研發專項,打好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攻堅戰,全面提升技術自主可控的核心競爭力。到2025年,實施國家、省、市重點研發項目250項以上,增強優勢領域創新策源能力。

戰略新興產業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以上。

傳統優勢產業聚焦鋼鐵、食品、建材、化工、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產業,以強化關鍵共性技術和應用研究為重點,促進傳統產業由一般加工向中高端制造轉變,努力構建我市工業發展新優勢。到2025年,傳統優勢產業技術、裝備、質量大幅度提升,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一批新產品,培育一批知名企業和品牌,形成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和產業化基地。

區域特色產業聚焦橡塑、軸承、自行車童車及零部件、電線電纜、稀有金屬、寵物食品、灰鑄鐵、機械制造等區域特色產業,通過建設縣域經濟聯合體、戰略聯盟、中試熟化基地等,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改進生產技藝,強化設計引領、工藝技術創新,推動特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未來接續產業積極培育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未來產業,大力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應用,重點發展北斗導航、虛擬現實,大力培育5G、雷達設備、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媒體等。加快建設深圳(邢臺)電子信息產業園等戰略載體,打造國內最具規模的北斗產業創新基地,創建國家北斗導航應用示范城市、國內“虛擬現實應用示范城市”。

加快建設邢東科技城

加強規劃引領、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科技研發“催化熟化”環節和成果轉化“孵化加速”環節,全力打造京津中高端制造業轉移承接地、冀中南科創智造樣板區、邢臺市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

到2023年,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生態景觀廊道,在重大平臺打造、新興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創新型人才引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效應顯現,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科技創新項目。到2025年,基本建成城市功能全、生活空間美、生態環境優的科技新城。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例達到30%以上,全面建成創新能力強、產業層級高、輻射帶動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全省知名“創客中心”地位初步確立,成為推進邢臺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同時,強化中心城區科創環協同發展。以任澤區科創基地、旭陽科創基地、會寧(濱江)科創基地、南和科創基地以及邢臺經濟開發區科創基地5個科創基地為基礎,打造中心城區科創環,加快城市經濟發展和未來產業培育,共同支撐中心城區綜合實力和輻射能力提升。

有序建設三條科技創新帶

加快科創環、創新帶、科創園建設,有序建設三條科技創新帶。

太行產業發展聚集帶,串聯太行山近鄰沙河市、信都區、內丘縣、臨城縣等縣(市、區)。加強協作配套,突出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太陽能光伏、生物醫藥等產業,推動專用裝備及零部件、功能新材料等產業協同發展,打造全市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主導軸帶。

青銀產業發展聚集帶,串聯青銀高速公路沿線的寧晉縣、新河縣、南宮市、清河縣等縣(市)。加快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產業,打造全市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支撐軸帶。

邢臨產業發展聚集帶,串聯邢臨高速公路沿線的臨西縣、威縣、廣宗縣、平鄉縣、南和區等縣(區)。緊抓邢鋼搬遷機遇,積極發展能夠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特種功能性鋼材,超前謀劃發展進口替代鋼材,支持自行車、精密軸承產業做優做強,建設全市高端裝備制造特色軸帶。

構筑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

加強各類科技研發平臺建設,推動科技研發平臺數量增長、質量提升、結構優化,打造標志性高水平研發平臺,著力吸納京津優勢創新資源,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依托特色產業集群、重點骨干企業建設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創新平臺,培育一批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到2025年,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0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20家;建成市級以上產業技術研究院30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180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300家,形成層次分明、結構合理、較為完善的創新平臺體系。

面向國家戰略和我市發展需求,依托有實力的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在鋼鐵、網絡通信、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等領域申報共建河北省實驗室。圍繞生物酶催化轉化、微生物多糖、物探勘測技術、3D打印等產業技術領域,布局建設企業重點實驗室,推動企業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和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邢臺學院、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在優勢學科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學科重點實驗室。支持引導現有5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開展應用基礎、競爭前共性關鍵技術、技術標準研究。到2025年,建成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30家。

依托我市高校院所、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等現有條件,探索建立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的眾創空間、星創天地、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完善“眾創空間一孵化器一加速器一產業園區”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著力打造一批專業化創業空間。到2025年,省級以上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孵化器等科技孵化平臺達到100家以上,把我市打造成創新藍海、創業沃土、創客樂園。

新增高技能人才2000人

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全力引進領軍型創新團隊和人才。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大高端人才、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力度,扎實推進院士工作站建設,加快集聚高素質、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和團隊。

持續實施萬名大學生招引計劃,吸引大學生和各類人才來邢就業創業。每年重點支持引進2個高層次產業創新創業團隊和20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英才。到2025年,力爭領軍型創業創新團隊累計達到50個,創新型人才累計達到1000人。

培養壯大適用型人才隊伍,著力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緊貼全市主導產業,調整優化邢臺學院、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邢臺現代職業學校、邢臺技師學院、邢臺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專業設置和學科建設,加強企業與院校定向合作培養,推動校企合作辦學和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分層次、多渠道、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復合型、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到2025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000人。

完善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積極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實現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進一步暢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推進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綜合體建設,完善人才住房、醫療、家屬安置、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政策體系。

另外,還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增強民生領域科技供給,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深化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營造優良創新創業生態。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