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宗縣聚焦聚力產業扶貧,搭建“三重保障平臺”鞏固脫貧成效——尋得源頭引活水實實在在拔窮根

2021-03-04 09:02:59 星期四  來源:邢臺日報

本報記者孫建偉通訊員賀相佳

近日,在廣宗縣葫蘆鄉秦紅龍村的扶貧就業車間,工人們在忙著趕制訂單。裁剪布料、機器縫制、成品包裝……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各個崗位上的工人忙個不停。“有了這個小車間,她們既能看家又能就業,每人每天還有100元左右收入?!狈鲐氒囬g負責人李瑞東說。

近年來,廣宗縣委、縣政府在實施精準脫貧工作中,聚焦聚力產業扶貧,搭建資產收益扶貧、光伏產業扶貧、農業園區產業扶貧等“三重保障平臺”,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并堅決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用行動鞏固脫貧成效。2016年以來,全縣累計5547戶、13443人脫貧。

資產收益模式促增收

“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我哪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近日,大平臺鄉東牛莊村67歲的村民牛銀琢家又添置了一輛新的電動三輪車,不僅干農活兒輕松了,出行也挺方便。

牛銀琢年幼時左眼因受傷失明,愛人智力殘疾,3個孩子又正在上學,家庭經濟條件困難。2016年,廣宗縣與上市公司牧原集團合作,探索“政府+扶貧資金+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5+”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實現企業和貧困戶等多方共贏。在廣宗縣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牛銀琢將自家2畝薄地租給牧原集團建設的養豬場使用,每年可以獲得一定的租金和入股分紅。他自己到養豬場打工,每年又能掙到工資,生活改善很多。

牧原集團是一家以生豬養殖為核心業務,集飼料加工、生豬屠宰、生態農業、社會公益、電商服務等多領域共同發展的上市公司。2016年3月,廣宗縣與牧原集團對接洽談100萬頭生豬養殖體系項目,計劃在全縣建設10個養殖場、1個飼料廠及無害化處理廠、有機肥廠等配套廠區。目前,已建成投產5個養殖場和1個飼料廠,在建2個養殖場。

廣宗縣與牧原集團合作,以資產收益項目模式實施“金豬”扶貧項目,投入財政涉農資金7000萬元,依托牧原集團生豬養殖產業的優勢,促進貧困戶增收,目前項目已覆蓋該縣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

此外,該縣還引進廣順園紅薯深加工、肉驢養殖項目等產業分紅項目,促進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成為脫貧致富的有效載體。

光伏產業扶貧全覆蓋

在廣宗縣馮家寨鎮北孝路村,屋頂上藍色的電池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國網廣宗縣供電公司駐北孝路村工作隊成員來到村民么恒瑞老兩口兒家中,例行檢查光伏發電板運行情況。73歲的么恒瑞老兩口兒均因殘致貧,2013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自從安裝了光伏電池板,坐著也能掙錢?!泵春闳鸶吲d地說,截至目前,他家僅靠光伏發電每年就有2600元收益。2017年,老兩口成功脫貧。

廣宗縣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貧困戶獲益”的宗旨,以先期投資與后期獲利相結合、輸血脫貧與造血脫貧相結合的方式,以貧困村為基本單元,以貧困戶為受益對象,大力實施光伏產業扶貧新模式,打造綠色環保扶貧產業。在每戶補貼1.2萬元扶貧資金的基礎上,利用銀行扶貧貸款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全縣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累計總裝機量近20兆瓦,覆蓋11000多戶,實現了光伏產業扶貧全覆蓋,且均在2017年底前實現了并網發電,享受1.18元每度的高補貼收購電價,年戶均增收2200—2500元,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上了“保險”。

廣宗縣通過光伏產業扶貧模式,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實現穩定收益,實現了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重點打造了核桃園、前清村、孫莊、北孝路四個光伏能源小鎮,走出一條使貧困群眾長期穩定受益的綠色致富之路,成為我市唯一光伏扶貧項目貧困戶全覆蓋縣。

現代農業鋪就致富路

“種了2.2畝的大棚葡萄,都賣完了。”廣宗縣北塘疃鎮南寺郭村村民趙金剛說,今年受疫情影響,葡萄價格有所波動,但大棚收入也有2萬多元,早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位于廣宗縣農業園區核心區的南寺郭葡萄小鎮,探索實施了“資產收益分配”和“產權運營受益”兩種扶貧模式,搭建現代農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的橋梁紐帶。“資產收益分配”模式的核心是“政府融資建棚、貧困群眾入股、合作組織經營、租賃收益分紅”?!爱a權運營受益”模式的核心是“銀行支持貸款、政府全額貼息、農戶自主經營、個人擁有產權”。通過這兩種模式,既有力推動了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步伐,使29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戶均直接增收不低于2300元,而且還通過在項目區內打工,發展運輸、銷售、餐飲等服務業,項目流轉土地等途徑,帶動一批貧困戶增收。

為了鞏固脫貧成果,廣宗縣結合農業產業發展實際,進一步明確現代農業發展思路,深入對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就產業升級、品牌塑造、養殖廢棄物處理等達成合作意向,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壯大河北廣玉淀粉廠、河北澳盛農業、廣順食品公司等食品深加工企業,積極打造“三區七園”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三區”即生態旅游觀光區、萬畝經果林示范區、農產品深加工區,“七園”即廣宗鎮設施蔬菜園、件只鄉黃桃示范園、大平臺鄉蓮藕示范園、葫蘆鄉玫瑰示范園、東召鄉中藥材示范園、馮寨鎮香薯示范園、核桃園鎮花生示范園。同時以特色農業產業為基礎,積極搭建與脫貧攻堅的利益連接機制,探索出了一條現代農業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發展之路。未來,還將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芝麻開花節節高”。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