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實 優作風 開新局
——看威縣項目“雙進雙產”如何實現突破(下)
本報記者 閆麗靜郭文靜
經過近年持續努力,威縣貧窮落后的局面得到改變。其背后是全縣干部群眾準確把握形勢,增強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歷史使命感,堅持實干實政實效,精準發力施措,在項目“雙進雙產”等重點工作上謀求突破所付出的努力。
轉觀念
——天天都是招商日,人人都是服務員
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思想還要進一步解放。威縣提出,從今年起不再搞“百日招商”,天天都是招商日;為了引項目、上項目,人人都是服務員。
每次縣委常委會必聽項目“雙進雙產”情況,每個重大項目均落實分包縣領導、責任單位一把手、責任單位代辦員、兩不見面代辦員、政法干警和銀行行長共同包聯責任制。每周由分包縣領導主持項目推進會議或現場調度會議,項目責任單位一把手、分包人員、項目業主、第三方公司負責人、施工單位人員、相關部門人員參會,現場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聚焦邢商回歸和本地企業再投資招商,開展“書記縣長喊你回家”行動,把資金雄厚、市場成熟、技術先進的企業引進來與現有域內企業協作配套,前后延伸,形成招引項目“葡萄串效應”。
著力抓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圍繞五大主導產業抓招商、上項目,做到儲備、開工、建設、投產“四個一批”,形成梯次格局,每月保證至少5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特別抓好邢鋼搬遷、君樂寶乳業、春立正達健康材料產業園、昌果血液灌流器、通用機場等一批戰略項目,一個項目一套班子,加大推進力度,構筑縣域經濟“頂梁柱”。
不僅工業項目,農業項目、城市綜合體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服務業項目都要鋪天蓋地。今年,威縣將深入開展“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以“三重三創三提”為具體抓手,大抓落實、大干實事,推動項目“雙進雙產”等重點工作再上新臺階。
優服務
——以服務換取企業歸屬感,以企業歸屬感凝聚發展合力
吃威縣火燒、喝雜拌湯,閑暇到縣城公園轉轉,還能來上幾句威縣方言。岳術同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威縣人了。這種歸屬感來自威縣營商環境。
岳術同原本在北京從事植入關節新材料生產,隨著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產業轉移政策實施,他開始在河北尋求新發展。2018年7月14日,經朋友推薦,他第一次到威縣考察。來的當天,縣高新區所在鄉鎮梨園屯鎮工作人員楊亞祥接待了岳術同。楊亞祥自己駕車從上午10點到晚上6點,驅車100多公里,一個廠房一個廠房地轉,一家一家地談。在楊亞祥看來,“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樣對待客商。”
初來威縣,岳術同被這種親情服務所感動。“我在其他地方苦苦尋找了好幾個月,沒想到在威縣15天就完成了。”岳術同感慨。7月29日,他已經搬著生產設備入駐新廠房。
15天落戶的背后是當地政府打出的加快項目落地“組合拳”。
“三張清單”,明確“誰去辦、怎么辦、辦什么”,代辦服務更加完善。人員責任清單,代辦員為服務項目的主要責任人,單位“首席代表”為具體責任人,以壓實責任促進項目服務;辦理流程清單,做到每個項目代辦服務有方向、有標準、有模板,不走彎路、節省時間;代辦事項清單,從簽訂項目投資協議書到辦理不動產手續,匯總了44項代辦服務事項清單,一次性告知代辦員和企業方,確保代辦事項有參考、不遺漏。
“三全機制”,即“全過程”盯辦,縣重點辦對受理事項進行匯總分類,分派給各代辦員,采取微信群晾曬、電話追蹤等方式全過程督促事項辦理進展情況,代辦員將辦結事項反饋至綜合服務辦公室備案;“全事項”辦結,對未能及時辦結的單一事項及時研究解決,確保代辦事項清單中的每一項都能及時辦結;“全方面”追蹤,政府督查室和監察委對代辦服務全方面追蹤,對工作開展不力和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
強作風
——強化責任擔當,工作唯快唯實
黨員干部的工作效率、工作效果,直接表現出的是工作快慢問題,實則折射出黨員干部責任心強不強和作風扎不扎實問題。要確保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和有力推進高質量趕超發展,必須以過硬的作風、更強的責任心把各項任務目標落細落實。
從“六位一體”包聯到“三張清單”“三全機制”,無一不是為了方便企業辦事、加速項目落地。
堅持領導帶頭。組建“服務企業微信群”,創新“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微信問政、秒答服務”模式,從縣級領導、科級干部到一般人員都是服務員,只要企業提出問題,他們都第一時間介入、協調解決。
以“考評項目化”為抓手,強力實施“以實績論英雄”改革,每項任務明確牽頭縣領導、責任部門、工作標準、完成時限、獎懲措施“五要件”,月考、季測、年總結,每季評選“紅黑”榜,“紅榜”獎、“黑榜”罰,確保“人人有責任、事事有章法、件件高標準”。
優良的工作作風往往能帶來優異的工作成效。今年,全縣實施重點項目23個,其中省重點6個,市重點12個。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17個,6個項目前期手續已辦結,近期計劃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