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市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7.5萬人次、創業培訓1萬人次,培訓高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企業新型學徒1萬人以上
●到2022年,每所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的比例不低于60%
●圍繞就業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每年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不低于1.5萬人次
本報訊(記者籍明泉)近日,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關于推進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融合發展全面提升職業技能培訓質量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融合發展。
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市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7.5萬人次、創業培訓1萬人次,培訓高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企業新型學徒1萬人以上,以才引商、以才聚企效應逐步顯現,推動實現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趕超發展。
方案指出,要整合資源力量,完善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組織實施體系。各縣(市、區)要將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構建資源充足、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方式科學的培訓組織實施體系。重點支持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和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所高等職業院校建設,支持12所中等職業學校提升發展質量。堅持多方位培養職業教育師資力量,到2022年,每所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的比例不低于60%。允許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按有關規定將15%的編制員額用于聘請兼職教師,按編制內人員標準撥付經費。支持院校間市場化共享實訓資源,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引進開發符合我市實際的“職業培訓包”,為勞動者提供定制式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工學矛盾”,對企業職工、農民工等群體,采取彈性學時、累積學時的辦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通過校企合作、第三方機構、院校鑒定所(站)、競賽選拔、職業資格鑒定等方式開展多元化評價。
方案要求,要統一培訓標準,引領院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堅持標準引領,組織行業企業和院校大規模開發符合我市發展需求的行業企業評價規范和專項能力考核規范,積極引進外地成熟適用的職業(工種)評價規范,加強配套教材開發和題庫建設,到2022年底基本覆蓋特色產業、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所涉主體職業(工種)。圍繞就業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每年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不低于1.5萬人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要加強與企業合作,緊密結合企業需求科學設置培訓項目。大力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每年培養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中高級學徒2000人以上。發揮院校資源優勢,大力開展創業創新培訓。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每年開展創業培訓不低于2000人次。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每年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不低于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