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行政村郵政快遞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
本報訊 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提出我市將健全縣、鄉、村寄遞服務體系,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和消費品下鄉進村渠道,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農民增收,滿足農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
整合末端投遞資源 滿足偏遠地區群眾基本寄遞需求
強化農村郵政體系作用,我市將鼓勵郵政快遞企業整合末端投遞資源,積極開展“郵快合作”“交郵合作”,滿足偏遠地區群眾基本寄遞需求。鼓勵郵政企業銜接全市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系統,依托郵政網點、站點開辦政務代理服務。創新郵政網點運營模式,承接代辦警務、稅務、代收、代繳、金融、票務等業務,實現“一點多能”。
健全末端共同配送體系,鼓勵郵政、快遞、交通、供銷、商貿流通等物流平臺采取多種方式共用末端配送網絡。開展快遞進村,推動“郵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郵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暢通農產品通過郵政快遞網絡出村進城渠道。同時,鼓勵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商貿流通、郵政、快遞、供銷等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共享銜接,協力打通農村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2025年行政村郵政快遞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
深化農村寄遞物流與電商融合發展,鼓勵清河、寧晉、南宮、平鄉、信都、襄都、南和等快遞服務農村電商基礎較好地區,爭創國家級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推動知名商超與寄遞物流企業開展商業合作,以“網訂站取”方式使村民享受與市民同等的消費服務。同時,推動交郵融合發展,鼓勵縣級公路客貨運站拓展建設郵政快遞作業設施,推動鄉鎮客運站點拓展寄遞服務功能。
提升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初一公里”設施水平。鼓勵郵政快遞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提升末端冷鏈配送能力。信都、內丘、臨城等地要充分利用本地板栗、蘋果、梨等特色農產品優勢,打造冷鏈寄遞物流發展示范區。
高質量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加強快遞共同配送體系建設,積極引導扶持快遞企業設立縣級快遞共同配送中心,支持快遞企業聯合在鄉鎮設立鄉級快遞共同配送站或將現有鄉鎮快遞服務網點升級為鄉級快遞共同配送站。2021年主要郵政快遞企業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基本實現100%;2025年行政村郵政快遞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
啟動省際郵件快件處理中心等郵政快遞重點項目建設
補齊農村寄遞物流短板。借助我市縣域特色產業和電子商務發展優勢,吸引郵政快遞企業在清河、南宮、寧晉、平鄉、南和等地建設郵件快件區域性分撥中心。優化郵政快遞交換節點布局,啟動邢臺省際郵件快件處理中心、韻達(清河)產業園、圓通(南和)智創園等郵政快遞重點項目建設。
發揮渠道優勢助推農產品上行。實施郵政快遞服務鄉村振興工程,鼓勵支持寄遞物流企業主動對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2025年底前,培育10個郵政快遞服務農業項目,專項扶持100個農村中小微企業,重點扶持1000個農村新經濟體。
深化寄遞領域“放管服”改革,落實國家關于簡化農村快遞末端網點備案手續政策,取消不合理、不必要限制,鼓勵發展農村快遞末端服務。
強化保障措施,成立邢臺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專班,統籌推動我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任務落實落地。支持快遞企業服務我市特色產品網銷,對本市電商渠道年發出農產品快件量超過50萬件的前三名快遞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