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設施 調結構
寧晉縣巧打特色牌助農增收
本報記者張明明通訊員范素素
“種姜不建窖,等于瞎胡鬧!”李栓報滿面笑容地說。立冬時節,在寧晉縣唐邱鎮裴家莊村陽光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栓報正將剛收獲的70多萬公斤生姜儲存到姜窖里。
寧晉縣作為全省唯一鄉村振興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通過發展設施農業,調整產業結構,農村經濟逐步走上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農業活力增強,農民收入增長,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羊肚菌打開致富路
在寧晉縣盛吉順羊肚菌種植基地的大棚里,工人們正在忙著劃溝、播撒菌種、平地……一派繁忙的播種景象。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形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多生于四川、貴州等地,在北方,人工栽培羊肚菌難度較大。李建華從事食用菌種植已有30多年,2014年,他開始摸索在寧晉縣種植羊肚菌,多次赴四川等地學習羊肚菌栽培技術,最終總結出一套適合北方的“冀中南羊肚菌設施高產栽培模式”,并獲得省級科技項目立項支持。2018年,盛吉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羊肚菌最高畝產突破700公斤,最高畝產達到1350公斤,不但實現了“南菇北移”,而且達到高產穩產。
“羊肚菌經過這么多年的種植,南方的畝產量一直是150公斤到250公斤,現在經過我們對菌種的改良和提純,羊肚菌長勢非常好,按照現在市場價格來算,每畝地的產值也能達到10多萬元,我們現在干勁十足,信心也非常大。”盛吉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總監李建華告訴記者,合作社建設食用菌標準化基地300畝,年產食用菌5600噸,成為集食用菌研發、種植、采摘、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基地,并通過土地流轉、項目分紅、扶貧專崗、技術指導等產業扶貧模式,帶動周邊1000余農戶增收致富。
近年來,寧晉縣以實現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采用跨鄉連片的建設思路,通過打造“一個中心,四個基地”,即鳳凰鎮羊肚菌種植中心,賈家口鎮、侯口鄉、北河莊鎮和換馬店鎮羊肚菌種植基地,在全縣乃至全市形成跨鄉連片羊肚菌全域發展的格局。
據了解,寧晉縣現擁有食用菌專業種植合作社35家,建有200畝以上種植園區2個、100畝以上園區6個。寧晉羊肚菌獲評“河北省氣候好產品”“河北省區域公用品牌”等稱號,寧晉縣計劃利用3到5年時間,打造羊肚菌“第一車間”,建設全國最大的羊肚菌集散中心。
大鴨梨拓寬致富路
在寧晉縣雨佳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力松告訴記者,走高端路線的華山梨,在北京、上海、湖北、河南等重點城市的商超里供不應求,每斤能賣到十塊錢。
“雨佳合作社現在有300畝地專門種植華山梨,按照每畝4000公斤保守產量算,一年每畝地收入4萬元。”力松告訴記者,現在的合作社向著有機、酵素、富硒“三合一”種植模式轉型,“霍家莊園”牌華山梨連年在廊交會“京津冀”果品爭霸賽上蟬聯“金獎”,2019年自營地獲得歐盟有機產品認證。
該合作社位于寧晉縣蘇家莊鎮伍烈霍村,擁有梨果合作社20余家,村內的6200畝耕地,全部種植梨樹,是遠近聞名的果樹專業村,目前已形成了產、儲、銷三位一體經營模式。日前,該村再次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據了解,伍烈霍村引進梨果新品種,提高技術含量,還與中國農業大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對促進當地梨果業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培育出來的梨果在市場上價格翻了番,深受消費者青睞。其中,雨佳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實施網架、節水灌溉項目,可有效提升果品產量15%—20%,降低種植成本10%,遇到春季霜凍災害,還可以通過節水灌溉系統高空噴霧,減輕凍害造成的減產問題,最大程度保護經濟效益做到低風險、高效益。
目前,寧晉縣全縣優質梨種植面積近10萬畝,是國家林業部命名的“中國鴨梨之鄉”,“寧晉鴨梨”還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河北省氣候好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到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梨果產業已成為當地果農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
生姜窖 延伸致富路
近日,李栓報的生姜種植基地里一派繁忙。今年10月份,李栓報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雇人建造了能容納70多萬公斤的姜窖,眼下,他的100畝生姜能順利入窖保鮮了。
“我這100畝的生姜不愁賣,現在先賣一部分,剩下的都存在我的姜窖里,之后還能賣個好價錢”李栓報高興地說。“一畝生姜的產量是7000公斤以上,現在批發價按3塊一斤算,一畝地就能收入4、5萬元。沒想到第一年種就獲得豐收。”今年年初,李栓報在唐邱鎮政府的幫助下承包了100畝地種植生姜。“鎮政府不光幫我承包土地,還請來種植生姜的專家,到地頭指導種姜、建窖。”李栓報說,姜窖離地皮6米左右,溫度長期保持在15度左右,生姜貯藏在里面既保鮮又不容易長芽或者腐爛。
該鎮黨委書記王軍紅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唐邱鎮深入貫徹落實市縣‘千斤糧、萬元錢’要求,以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為抓手,大力發展培育市場前景廣闊的特色產業,建成4大特色種植基地,先后涌現出優秀農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近百家,新增萬元錢面積5400畝,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新動能。”
唐邱鎮是農業大鎮,全鎮共有耕地5萬余畝,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萬畝,大力發展農業規模化種植和社會化服務項目,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高量發展。像特色種植基地一樣,唐邱鎮還有大棚種植基地、萬畝梨果基地、經濟片林基地。可觀的效益極大帶動了當地農戶的種植熱情,紛紛發展特色種植,通過打特色牌增收致富。
“通過興設施、調結構,培育新主體,寧晉農村經濟的發展質量明顯提高。下一步,我縣將搶抓機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攻堅行動,使農民收入更高,農業經濟更活,農村面貌更新,為鄉村振興提供可資借鑒的樣本。”寧晉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志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