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建偉通訊員王軍)今年以來,清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結合本地實際,在村級文明實踐站建設中推行“小院文化”,著力打造以關愛孤寡留守老人為主的愛心小院,以弘揚孝道、傳承好家風為主的孝道小院、以豐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為主的幸福小院等系列特色“小院”,開展各類惠民便民志愿服務,推動基層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清河縣采取“示范引領、自愿參與”的原則,由每個村根據實際情況,號召愛心人士捐款,成立文明實踐基金,挑選村里閑置院落進行打造,開展愛心餐廳、孝善評比、美麗庭院、小院講堂、百姓舞臺等一系列以服務群眾為主題的志愿項目,逐漸形成不同主題的“小院文化”,真正使基層文明實踐成為百姓享受志愿、參與志愿的平臺。
以“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孝道精神”為主題的謝爐鎮焦石佛村的孝道小院,突出孝文化和家風傳承,開設孝心餐、孝講堂、孝評比、孝家風、孝傳承等精品志愿項目,每月組織系列孝善活動,并組建了10余支志愿服務團隊,將“孝善”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融為一體,引領了鄉村文明新風尚。
謝爐鎮王雙廟村依托村級文明實踐站,打造了“八個一”標準的“愛心小院”,即:一廳,愛心餐廳;一金,文明實踐基金;一堂,小院講堂;一室,百姓說事室;一屋,義務理發屋;一隊,系列志愿隊;一會,志愿檢委會;一超市,志愿積分超市。“愛心小院”根據百姓需求,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并將每月5日定為志愿服務日,使和美、和善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一系列“小院”吸引群眾“走”進來,促進文明實踐活動“火”起來。截至目前,依托各類小院共組織開展孝心餐、文藝表演等各類志愿活動500余場,幫助群眾解決訴求350余件,惠及群眾5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