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3號樓老舊小區改造公共路面鋪設已基本完成,垃圾桶擺放需及時跟進;
鋼窗廠樓西單元口處改造遺留的未硬化路面,要聯系溝通盡快恢復原樣;
供電21號樓下水管道堵塞外溢,得抓緊聯系城肥所徹底解決……
在襄都區塔林社區黨委組織委員、“百姓議事廳”微信群群主王蕾的記事本上,一樁樁一件件記錄著最近需要馬上解決的各種問題。
“目前,我負責塔林社區新興東大街六巷、塔林北路生活區和水利局家屬院16棟樓的3個微信群。眼下,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隨意亂扔垃圾成了群里反映的熱點。”王蕾說。
據介紹,為便于改造工程快速推進,施工工人將原本放在樓道口的垃圾桶都移到了小區外,然而,仍有不少居民還是順手把垃圾扔到樓口處。由于改造過程中運送垃圾的車輛無法開到每棟樓前,環衛工人只能用鐵锨慢慢清理,工作不便往往會造成清運不及時,影響環境。
王蕾負責的3個片區共有340余戶、700多人,租房戶占了很大比例。“無物業的老舊小區,主要靠居民自治,只有業主共同參與、共同監督,才能共建共享美好家園。”王蕾說,每次收到居民反映的垃圾露天堆放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聯系屬地環衛部門進行清理,再告知各樓道居民把垃圾放入小區外面的垃圾桶,切勿貪圖省事亂扔亂放。“對白天經常不在家的租房戶,還要在早晨或夜晚時段集中入戶,逐一上門溝通,確保無遺漏、全覆蓋。”
“社區工作復雜繁瑣,不光是垃圾問題,哪個小區房子漏了、哪個院子下水堵了、誰和誰產生矛盾了,這些都是群眾的大事。”王蕾笑著告訴記者,自己隨時都在群眾身邊,能辦的馬上辦,不能辦的想盡辦法也要辦。
前段時間,塔林北路生活區居民劉女士家中有老人不慎走失,焦急萬分之際,在“百姓議事廳”微信群發出求助信息。王蕾看到后,迅速核實有關情況,并組織網格員將尋人信息轉發到轄區多個居民群內。通過全員互動、層層助力,信息快速擴散,僅用半天時間,就聯系上了老人。
“父親腿腳不便,走不了遠路,平時都跟著家人一起出門,當天不知怎么回事自己就出了門。”找到老人后,劉女士向王蕾及各位熱心居民連連道謝:“‘百姓議事廳’兜起群眾大小事,不推、不躲、不拖,真是咱們的‘貼心人’!”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馬維勇張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