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權交易助力集體經濟增收

2024-01-17 08:58:49 星期三  來源:邢臺日報

我市積極推進農村閑置資源變“活資本”——

農村產權交易助力集體經濟增收

本報訊(記者周林通訊員王穎)“農村產權交易給村集體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苯?,信都區冀家村鄉下稻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馮子敏說。該村集體合作社的廢棄灰窯拆除后產生約4000噸廢舊耐火磚,經評估公司進行資產估值價格為485378元,在信都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競價。在規定時間內,經過41輪報價后,最終以761878元成交。

“農村產權交易可以最大限度地運用價值競爭機制,實現農村產權的市場價值,還能保證交易安全?!笔泄╀N社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不斷的探索發展,如今,我市已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市場服務網絡全覆蓋,共建立市級交易中心1個、縣級交易中心17個、鄉鎮服務站點198個、村級服務點5224個,打通了交易環節全部通路,促進農村產權交易高效順暢進行。

作為全市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工作牽頭單位,市供銷社還不斷優化創新提升服務質量,開發手機微信小程序,提高信息發布面,并通過采用網絡競價等網絡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時,他們還探索了“線上+線下”“合作+聯合”的業務模式,在縣級交易機構之間推進橫向聯合,既帶動了相對落后縣(市、區)的業務,又提高了全市的業務總量。

“2023年以來,全市累計組織交易12799筆,交易金額83.8億元,為村集體和農戶實現增收節支4284.97萬元?!痹撠撠熑吮硎?,在交易案例中,不乏溢價率達到50%—200%的典型案例。

市經開區王快鎮北屋村加油站場地房屋出租項目在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公開競價,經過多輪激烈競價,該項目以200余萬元的價格成交,相較于競價起始價65萬元,溢價率達到207%。這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輸送了血液,助力鄉村振興。

市供銷社將在堅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探索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的新模式、新機制,特別是探索創新“農村產權交易+金融”模式,積極推進農村產權抵押融資工作,實現全市農村產權交易模式不斷創新。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