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關聯孩子價值觀養成勸家長莫比較新年紅包厚薄

2024-02-07 08:39:55 星期三  來源:牛城晚報

本報訊春節臨近,有關壓歲錢的相關話題沖上熱搜。尤其是“你一般給多少壓歲錢”話題,引發不少網友討論。有些網友感嘆壓歲錢跟結婚隨禮一樣,越來越多,有些網友表示應拒絕攀比,讓壓歲錢回歸本義。

近來,記者進社區時,也隨機采訪了多名不同年齡段的市民,聊了聊他們對壓歲錢的看法。

年近九旬的郭大媽,家中已是四世同堂。老人喜歡熱鬧,每年春節都會囑咐兒子準備一摞百元新幣作為壓歲錢。家中的孫輩、重孫輩年年都能收到老人的壓歲錢。

老人說,給孫輩、重孫輩每人100元壓歲錢是她這個長輩對孩子們的祝福。多年來,她沒想過漲壓歲錢,“心意到了即可”。

魏女士去年過年給兩個外孫每人各8000元的壓歲錢。她說,平時,她照顧孫輩的時候不多,就想在壓歲錢上多給些,彌補一下。可當時,女兒、女婿都在私下里跟她說,沒必要給孩子這么多錢,容易讓孩子產生攀比心。于是,新的一年,她準備壓歲錢時,又回到了過去的金額。

市民吳女士的女兒今年已上初中,最近兩年,有了自己的手機,也有了微信。吳女士了解到,每到春節后,女兒都會與小伙伴們聊壓歲錢。她的一名同學,有一年壓歲錢共收了2萬多元。

對此,吳女士專門跟孩子談過壓歲錢的傳統意義,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期許,不要對比金額多少,幫孩子樹立了正確的金錢觀。

“我和周圍親友們有專門約定,大家給孩子們的壓歲錢統一都是200元。”吳女士說,這樣,孩子們不會攀比,親友們也沒有那么多壓力、負擔,讓壓歲錢回到其原本的意義。

教師王曉表示,年味兒是否濃厚的標準并不在于壓歲錢的多少,親情更不在于紅包厚度。過高的壓歲錢,容易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年味不可變味兒,壓歲錢該回歸其美好期許的本義。(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張嬋娟)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