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引入“知本”活水——
我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單月破億
本報訊(記者梁慧麗通訊員張健)2月20日,位于平鄉縣的河北歐耐機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鑄造車間,工人正在測試組裝新研發的新型硅鋁鎂鑄造產品。“我們把5個專利作質押,成功拿到2000萬元融資貸款,新產品得以加快生產。”公司董事長李銀計說。
今年伊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力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為企業引入“知本”活水,把創新力轉化為新質生產力。1月,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達1.07億元,首次實現單月破億,迎來“開門紅”。
這個月,同樣以“智”換“資”的還有邢臺特昌車業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質押專利,順利獲貸500萬元,極大緩解了研發投入資金壓力。在公司董事長李朝煥看來,知識產權就如同“真金白銀”,是公司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關鍵,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服務促進科科長齊佳介紹,今年,他們組建市、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聯絡員隊伍,繼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將分產業、分區域深入企業進行“一對一”政策宣傳和精準服務,幫助企業盤活專利、商標知識產權無形資產。同時,舉辦銀企對接會,推出“知惠貸”“科創貸”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設立市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打造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邢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