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魯1118家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互認———
我市51家醫療機構納入互認名單
掃碼看詳情
本報訊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1家醫療機構(包括分院區)與北京市340家、天津市100家、山東省204家以及我省其他地區423家醫療衛生機構實現60個項目臨床檢驗結果互認。
為進一步提升京津冀魯區域醫療機構臨床檢驗質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衛生健康委日前共同開展了區域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經過對已納入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的復查,以及對新申請醫療機構的考核,京津冀魯區域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在此前813家的基礎上新增305家,達到1118家。其中,北京市340家、天津市100家、河北省474家、山東省204家。覆蓋了符合要求的三級、二級、一級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及民營醫療機構。
2023—2024年度京津冀魯區域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項目在原50個的基礎上新增10個,達到60個。其中包括:生化項目24項,免疫項目19項,凝血試驗項目3項,臨床細胞分子遺傳學項目9項。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京津冀魯區域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旨在進一步提高區域內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和醫療水平同質化,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說:“以后,患者拿著我市任何一家互認醫療機構的檢驗結果,到區域內其他參與互認的醫療機構就醫,符合互認條件、滿足診療需要的,無需重復進行檢驗。這不僅減輕了患者負擔,也將進一步促進各醫療機構提升臨床檢驗質量和管理水平。”
那么,患者怎么確認自己的檢驗結果是互認項目呢?該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布的相關通知中明確,符合檢驗結果互認條件的醫療機構在檢驗結果報告單相應檢驗項目名稱前標注“京津冀魯HR”標識(如報告單格式受限,可在相應檢驗項目名稱前標注“★”標識,并在報告單下方備注:“★”標識等同于“京津冀魯HR”標識),作為檢驗結果互認的標識。臨床免疫、凝血試驗項目應注明檢測系統品牌;部分臨床生化項目(如肌酐、白蛋白)應注明檢測方法。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