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老建筑成為講述者

2024-10-07 13:14:54 星期一  來源:邢臺日報

張莉

北大街“開門亮相”,百年建筑里眾多“老字號”重現好南關繁華盛景;北方大學舊址,一棟小樓是眾多高校揚帆起航的地方;1979邢襄創意小鎮,斑駁的紅磚墻記錄著邢臺工業發展的歷史印記……國慶假期,邢臺古城的老建筑吸引著游人一次次開啟與時間的對話。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是歷史的見證,是記錄傳承延續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自2016年至今,在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筑學會的指導下,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已向公眾推介了9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共計900項。這些建筑遺產以可觸摸的方式,不僅讓更多人感知歷史,也以其特有的方式,滿足人們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我市堅持“大保護、微改造、激活力”理念,著力做好古城保護活化利用大文章,積極探索歷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新路徑,努力讓歷史遺跡“活起來、傳下去”。同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促進文旅融合、文商融合,當大家走進老建筑,歷史不再是書上的寥寥數語,那時人們的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立體。

古城、歷史街區、老建筑雖然日益火起來,但很多人只是“到此一游”,為了拍照打卡,很少留意建筑本身承載的故事和文化,這恰恰是老建筑的靈魂。真正讓老建筑“活起來”成為講述者,還有待我們繼續探索。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