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大力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
就業就在家門口,幸福日子有奔頭
河北日報記者 閆德見
1月5日上午,在邢臺市任澤區駱莊鄉達二村,63歲的王春花麻利地制作骨架、粘貼金邊……很快,一只印有傳統吉祥圖案的大紅宮燈便出現在眼前。“守著家門口就能掙錢,這活兒挺適合我。過年我也準備在家門口掛這樣一對新燈籠,展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她美滋滋地說。
兩年前,王春花加入了邢臺紅滿天工藝品有限公司就業幫扶車間,經過培訓,成為制作宮燈的一把好手。“2024年,掙了1萬多元加工費。”王春花說,在這個車間,像她這樣的脫貧人口有14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4年,邢臺市大力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針對低收入脫貧人口和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兩類群體實際需求,分類細化就業幫扶措施,勞務輸出、幫扶車間、公益崗位、“雨露計劃+”等多措并舉,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實現有勞動力的脫貧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全市脫貧人口2024年務工就業7萬余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我們大力培育廠房式和居家式幫扶車間,同時聯合城建、衛健、水利、林草等部門開發多種鄉村公益性崗位,保障難以外出的脫貧人口就近就地就業。”邢臺市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王莉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共認定幫扶車間39個,開發鄉村公益崗帶動就業1.4萬余人,讓困難群眾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掙。
持續開拓勞務輸出渠道,構建信息互通、組織優化、服務高效的勞務輸出平臺。2024年,邢臺市開展跨市、跨縣就業幫扶活動100余次,打造京津冀魯勞務協作圈,與江蘇宿遷、浙江湖州等地建立勞務協作關系。大力加強勞務品牌建設工作,創建省市縣勞務品牌45個,所有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均實現“一縣一品”或“一縣多品”,累計帶動就業75萬余人,其中帶動脫貧人口就業3萬余人。
“我們還用足用好小額信貸等金融幫扶政策,支持低收入脫貧人口創業增收。”邢臺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邵臻說。
1月5日下午,平鄉縣節固鎮北周章村王孟輝的紙制品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通過自動化生產線,生產出的一個個檔案盒,經檢驗合格,打包裝箱。
“我家也是脫貧戶,前幾年主要經濟來源是外出務工和種地。”王孟輝說,2021年,節固鎮工作人員入戶宣講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這讓他萌生了自主創業的念頭。說干就干,很快,對口幫扶銀行撥付了5萬元貸款,免擔保免抵押,政府還給貼息。有了這筆貸款,加上自籌資金,王孟輝在鄉鎮工作人員的幫扶下建廠房、買設備、拓銷路。
短短3年,王孟輝從自己干到帶動大家一起干,越干越大。2024年,王孟輝雇了9名工人,其中3人是低收入脫貧人口和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年人均收入超4萬元。“能致富全靠政策好,現在有了條件,我也要幫助大家增收。”王孟輝激動地說,今年,他打算擴建廠房、引進新的生產設備,帶領更多鄉親共同致富。
近年來,邢臺市不斷優化完善小額信貸金融幫扶政策,助力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截至2024年年底,共為1787戶有貸款需求的脫貧戶及易致貧戶發放小額信貸8797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