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引進央企二級子公司1家、央企三級子公司52家,涉及簽約落地項目38個——
央地合作暢通產業發展“雙向車道”
本報訊(記者劉瑞鳳 通訊員劉曉陽)前不久,在我市召開的中車株洲所風電供應鏈大會上,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引來的多個項目集中簽約。“中車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項目是我們區去年引進的央企項目,將帶動相關配套企業集聚,形成完整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鏈條,提升區域整體創新能力與競爭力。”市經開區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李占奇說。
近年來,我市聚焦各地主導產業,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加快引進央企項目,做好配套服務,推進施工建設進度。自2023年以來,我市共引進央企二級子公司1家、央企三級子公司52家,涉及簽約落地項目38個,總投資額約320億元。隨著央地合作向縱深推進,我市逐步打造出更具活力與潛力的產業發展格局。
市經開區成立三大主導產業鏈研究專班,把引進央企作為“一把手”工程,開展各類央企對接活動10場次。同時,瞄準131家央企細致做好產業鏈分析,精準招商。對落地的央企項目,市經開區還組建項目服務專班,從項目落地的初期籌備、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協調,到投產后的生產經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
位于新河縣的國能生物綠色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質發電項目現場,1—3號生物質鍋爐已經安裝完畢,東線供汽管網也已完工,預計今年3月建成投產。這是我市與央企攜手共進、互利共贏的又一代表。
“服務專班經常會來項目現場,主動與我們溝通,及時征求意見建議,收集項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項目經理張少沖說,從央企落戶到加速建設,企業感受到了當地對央企項目的重視。他們會加快建設進度,為推動新河縣能源結構調整,加快建設清潔高效、多元支撐的新型能源體系作出貢獻。
眼下,我市央地合作遍地開花。平鄉縣的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平鄉聚烯烴改性實驗基地項目已完成建設,截至去年11月,已實現產值6220萬元;任澤區的華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MW風電項目點位升壓站位置初選完成,正在開展土地預審、社穩評估等前期工作……
隨著我市央企“朋友圈”逐漸擴大,央地雙方需求側和供給側對接也愈發精準高效,越來越多的邢臺產品和服務進入央企的產業鏈、供應鏈,構建出產業融通的良好生態,帶動我市整體產業格局向更高層次邁進。
“去年,我們為中國石化提供了近5000噸鎂質新材料系列產品。與央企開展合作,能不斷激勵企業加速新產品研發和工藝改進的步伐。”廣宗縣的河北鎂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白雪梅說。
“我們將以各地主導產業項目為突破點,不斷深化與央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同時,為央企開拓邢臺市場搞好全方位服務,有效整合資源、提高合作效率,助推我市凝聚跨越趕超強大合力。”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韓守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