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觀測員楊振宇:
站好“氣象醫生”的每一班崗
本報記者 籍明泉 通訊員 李芷霞
“三、二、一,放!”2月2日7時15分,在位于信都區皇寺鎮的市氣象站,伴隨著一聲令下,氣象觀測員楊振宇松開繩子,氣球帶著探空儀器瞬間飛上高空,為風云變幻“把脈”。
春節期間,我市各種慶祝活動豐富多彩,人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也更加緊迫。像楊振宇一樣的氣象工作人員堅守崗位,積極應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為大家及時精準地提供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檢查探空儀、儀器基值測定、戶外信號校準、氫氣球充灌……每天早上6時剛過,楊振宇便和同事開始氣球放飛前的準備工作。
“探空氣球攜帶探測儀器可獲取從地面到高空的溫度、濕度、氣壓、風向風速等氣象觀測資料,以此作為天氣預報的基本數據。”楊振宇說。
7時15分準時放飛氣球后,望著氣球升到安全高度,氣象數據傳輸正常,楊振宇進入到數據整理環節。這些“熱乎”的數據要用來進行最新的天氣預報、氣候分析,以及科學研究和國際交換等。
9時,楊振宇結束了“上半場”工作,和同事們吃起了“早飯”。按照國際氣象組織的規定,在當天19時15分,他們還將放飛第二個探空氣球。
日復一日觀望風云,預測城市陰晴冷暖,楊振宇對此已習以為常。他作了個比喻:如果把他從事的職業比作“氣象醫生”,那探空氣球就好比是“聽診器”,而放氣球就相當于“問診”。即使是刮風下雨,到了既定時間,也都必須準時放飛。“好在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工作造福于每一個家庭。”楊振宇說。
20年來,楊振宇以腳踏實地的嚴謹和過人的業務能力,堅守氣象探測一線,提供無數準確數據,為氣象、氣候預測預報和綠色生態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先后獲評全國優秀氣象觀測員、省優秀氣象觀測員、北京奧運會氣象保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