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投資重點發力方向,數量、投資額占比均超四成
我市126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 通訊員李微微)開局即奔跑,實干爭春早。春節假期結束以后,圍繞“投資消費質效年”工作主線,我市各縣(市、區)紛紛搶抓施工“黃金期”,掀起新一輪大上項目熱潮,共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26個,總投資455.36億元,年度預計投資104.99億元,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升級、服務業、基礎設施等領域。
經梳理發現,開工項目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達55個、傳統產業升級項目達40個,兩項占比高達75.4%,體現了我市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方面的戰略布局。其中,涵蓋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等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此輪開工建設的重點發力方向,項目數量、投資額占比分別達43.7%、44.7%。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了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等特征,有助于提升經濟發展質效。為此,在項目儲備布局上,我市既看重當下產出更關注未來競爭力,組建市級投促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各縣(市、區)政府聯動小分隊,圍繞各地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按圖索驥精準招商。如今,55個項目開工建設,意味著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即將迎來生力軍。
新材料產業是省委明確邢臺市重點發展的兩大主導產業之一。開工項目中,位于任澤區的華密特種橡膠新材料項目投產后,可年產特種橡膠新材料5萬噸、橡塑制品2500萬套。與此同時,任澤經開區正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將為產業集群建設標準化廠房、產業孵化器及配套服務區。
新能源產業是我市重點支持的主導產業之一。此輪開工項目中,新能源類項目達17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1個,包括市經開區全釩液流儲能電池、信都區龍崗共享儲能電站、寧晉縣京璽光電新材料等項目,為我市實現新型能源強市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眼下,位于市高新區的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園C區項目正在進行基礎施工,已建成封頂的產業園B區迎來一批入駐開工項目,包括臺欣電子顯示總成及平板電腦制造、福悅信息手機生產等項目。這些項目的投產,將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式發展蓄勢賦能。放眼邢襄大地,新一輪拼項目“競速跑”正火熱開賽。襄都區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營造“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營商環境;清河縣實行包聯幫辦制度,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內丘縣充分發揮重點工作專班推進機制和項目包聯幫扶機制作用,逐項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項目建設現場滿弓勁發,大家正全力爭取新開工項目早日竣工投產,為我市跨越趕超發展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