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心城區“泉城扁鵲堂”運行質效,辦好五個中醫藥文化場景
讓中醫藥更好融入群眾生活
本報訊 記者從2月26日召開的2025年全市中醫藥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全市中醫藥工作將以“強特色、補短板、樹標桿”為總抓手,重點推進“七大行動”,辦好“博物館里的中醫藥”“圖書館里的中醫藥”等五個中醫藥文化場景,推動中醫藥更好融入群眾生活。
實施改革攻堅行動,發揮省級試驗區建設引領作用,市中醫醫院牽頭,聯合縣級中醫醫院、綜合醫院中醫科以及“泉城扁鵲堂”,共同組建成立“泉城扁鵲醫療集團”,打造品牌建設平臺、醫療合作平臺、扁鵲文化推廣平臺等八大平臺,優勢互補,技術加持,推進中醫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主城區“泉城扁鵲堂”品牌化建設,打造一堂一特色生活化服務場景。強化數字賦能,持續推動“互聯網+中醫藥”服務,深化區域共享中藥房建設。
實施內涵提升行動,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打造3~5個覆蓋全市、上下聯動的中醫優勢專科集群,開展遠程會診、定期巡診、人才培養等任務,帶動專科水平整體躍升。持續加強重點科室建設,年底前所有二級以上的公立中醫院都要設置兒科病房。
實施強基提質行動,開展中醫藥服務“強基工程”,持續加強縣級中醫院建設,全面提升醫院在醫療、康復、治未病、公共衛生、健康教育等全領域的服務能力。加快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各縣(市、區)將采取有力舉措推動縣級中醫院全面和深度參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縣鄉中醫藥服務同質化和醫共體內中醫藥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同時,積極打造“旗艦”國醫堂,在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服務能力上持續加力。
實施仁醫惠民行動,深入推進全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防控工程,持續開展中醫適宜技術進萬家活動,圍繞基層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耳穴貼壓、拔罐、刮痧、推拿等“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體驗活動,讓中醫適宜技術惠及更多群眾。同時,做好中醫藥健康干預工作。
實施品牌煥新行動,圍繞中醫藥文化夜市、扁鵲文化“六進”、名中醫走基層等,開展系列惠民活動,推動中醫藥融入更多“煙火氣”,不斷擴大扁鵲中醫藥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
開展人才興醫行動,推動中醫藥人才、科研、創新、協同一體發展。持續推動“名醫入邢”計劃,依托“泉城扁鵲醫療集團”,通過人才、技術、科研共育共享等方式,提升科研整體實力。同時,持續推進京津邢中醫藥協同發展。
實施產業升級行動,建立中醫藥事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匯聚多部門的協同協調機制,形成推動中藥加工制造產業發展合力。同時,推進中藥創新轉化,培樹“邢藥”品牌,著力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藥產業發展。
“邢臺作為扁鵲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中醫藥資源豐富,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更有責任,全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楊輝說,今年,全市中醫藥系統將聚焦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看上好中醫、吃上好中藥”的期盼,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全方位、多維度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同時,推廣應用“泉城扁鵲堂”,提高中心城區“泉城扁鵲堂”運行質效,持續推動中醫藥服務模式生活化,不斷優化中醫藥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辦好“博物館里的中醫藥”“圖書館里的中醫藥”“校園里的中醫藥”“夜市里的中醫藥”“文創里的中醫藥”等五個中醫藥文化場景,推動中醫藥更好融入群眾生活。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劉曉燕
通訊員 王世峰 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