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計劃提升體育公園18個,建設城區街邊球類場地18個,開展比賽千余場——
體育惠民工程為群眾生活添彩
本報訊(記者尚子琪通訊員趙立江)3月4日,記者從市體育局獲悉,今年我市將繼續實施體育惠民工程,計劃提升體育公園18個,建設城區街邊球類場地18個,開展足球、籃球、乒乓球、廣場舞、健步走比賽1002場以上,進一步提升全市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水平,豐富群眾體育文化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和體育健身需求。
去年,我市高標準推進體育惠民工程,中心城區以七里河城市運動公園為基礎進行完善提升,各縣(市、區)因地制宜,補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短板,共建設提升標準化體育公園和小型體育主題公園22個,建設更新行政村(社區)新型健身器材43處,建設鄉鎮(街道)多功能運動場、百姓健身房33個,有效滿足了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
今年體育公園提升工程將按照“一公園一方案”進行,加快適兒化、適老化和青年力量型健身設施器材配置,計劃為公園內球類場地配建懸浮地板(地膠)、圍網、燈光、看臺,提升健身步道品質等,推動體育公園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發展。城區街邊球類場地補短板工程選址在各縣(市、區)主城區街道、街邊游園、開放式口袋公園等地,建設場地要配建地板(地膠)或草皮、圍網、燈光、球架、統一標識等,緩沖區、看臺座椅可根據選址情況設置,滿足日常使用和比賽需求。
按照要求,5到6月份各縣(市、區)要推動項目相繼開工,10月底前完成體育公園提升、街邊球類場地、賽事活動工作任務,實現體育惠民工程全人群、全年齡段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