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優化企業創新大環境

2025-03-28 08:11:35 星期五  來源:邢臺日報

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優化企業創新大環境

本期采訪對象:

河北永明地質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機械研究所結構組組長、高級工程師 左立朝

邢臺新能源職業學院副校長 趙國增

河北宏達隆業軸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崔延鑫

邢臺學院科研處處長 董麗麗

本報記者 王露橦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抓科技創新就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成為廣泛共識。

當前,我市正直面創新投入不足、人才引育不足等現實短板,探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集群的務實管用之策。各行各業工作者也結合他們在產學研結合方面的新嘗試、新思考,提出了具體建議。

引進高端人才,破解技術“卡點”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市部分企業關鍵核心技術仍依賴外部引進,部分產品處于產業鏈、供應鏈中低端。

如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從模仿到獨創、從“跟跑”到“領跑”的角色轉變?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河北永明地質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機械研究所結構組組長、高級工程師左立朝建議,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引育掌握關鍵技術的領軍人才,為邢臺實現“引進一批人才、發展一批企業、帶動一個產業、催生一個經濟增長點”提供核心智力支撐,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我們公司研發的軸承產品已經廣泛用于自動化機械、高速電機、汽車等領域。”河北宏達隆業軸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延鑫說,具備深厚專業知識以及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端人才,是企業攻克核心技術的關鍵力量。他建議,持續在項目資助、人才特殊調配等方面予以特色產業集群支持,激勵企業發揮產學研結合主體作用,讓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更愿意到一線來,為破解技術“卡點”出力。

推動產教融合,培養應用型人才

位于寧晉縣的邢臺新能源職業學院由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我省首家新能源領域高等職業院校。“辦學以來,學校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優勢,組織真實生產場景實習,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產業發展需求。”學院副校長趙國增說。

他建議,在產教融合方面,加強校企合作,推廣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全市各對口高校開展更加適應特色產業發展需求的生產實習,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例如,讓學生到企業生產車間頂崗實習,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同時,加深他們對工作崗位和產業發展現狀的認知,幫助他們更有針對性地提高技能水平,更快成長為適應產業發展的高水平人才。

“建議本地高校圍繞產業需求優化專業設置,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培養更‘對口’的專業人才。”左立朝建議。

形成“需求清單”,精準轉化成果

在參與企業產學研合作項目的過程中,左立朝發現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的需求有時也存在錯位問題。“高校科研團隊多以論文、專利為導向,追求技術前沿性,但企業需要的是更低成本、更快速實現產業化的方案。建議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把各類需求形成分級分類的‘需求清單’,動態推送給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助力針對性解決企業實際困難,精準、高效轉化科研成果。”左立朝說。

“我們可以借京津冀協同發展東風,探索 ‘研發——轉化——孵化’一體化生態鏈,暢通‘京津研發、河北轉化’通道。”邢臺學院科研處處長董麗麗建議,對照我市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需求,探索我市與京津共同研發與合作共享機制,更加有序地開展人才交流、聯合攻關、科技特派團組建、場景聯合創新等工作,提高京津科技成果、優質項目在邢臺轉化、落地的效率和比重。

“有的企業家技術熟、實踐經驗豐富,但沒系統學過專業理論,在和科研專家面對面交流時,成為一大障礙。”崔延鑫建議,常態化邀請全國各地高水平專家深入科技創新一線,開展特色產業集群內企業家、企業管理人員集中培訓,把車間當課堂,系統傳授理論知識,幫助更多企業家提高綜合素質。

邢臺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