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新文化出圈出彩 美麗邢臺活力迸發

2025-05-01 07:47:54 星期四  來源:邢臺日報

我市精心打造“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主體框架

“泉”新文化出圈出彩 美麗邢臺活力迸發

本報記者 王露橦

文脈弦歌不輟,文明生生不息。邢臺,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西有峰起太行之雄渾,東有泉涌百穴之秀美。古往今來,獨特文化作為這方熱土的“根”與“魂”賡續綿延、歷久彌新。

近兩年,我市立足資源稟賦優勢,深入實施文化興市戰略,打好百泉生態、歷史文化、扁鵲康養、商務會展、騎行運動五張牌,高水平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效率推進一批重要節點項目,形成“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主體框架,使得這座太行泉城的悠久文化、旖旎風光與繁華生機共生共榮,活力持續迸發。

熠熠生輝的文化“名片”托起城市之光

不久前,在位于襄都區的邢州老街,城市原點清風樓附近的府衙遺址處,大量遺跡與遺物出土,最早的瓦片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

“這可是咱邢臺的文化瑰寶。我有生之年能在家門口見到,太激動了!”年逾古稀的市民董鳳蓮言語中滿是驚喜和自豪。

邢臺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稱,建城史長達3500多年,其間,建置未曾中斷、城址未曾遷移。縱貫邢州古城南北軸線的邢州老街,由北長街、南長街、府前街、府前南街、北大街、花市街、驢市街、馬市街等8條街道組成,因建筑古樸典雅、街巷格局獨特、市井文化活躍、煙火氣息濃郁,深得各地游客青睞。

如果說在邢州老街,可以一街覽盡千年煙火。那么在橫穿中心城區的七里河,則可以暢享“一鏡到底”的生態美景。

“快看!這兒的白骨頂足有上百只!”今年春天,七里河國家水利風景區十號橡膠壩附近,我市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柴江輝和同伴用相機捕捉到的一幕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專家介紹,白骨頂是鶴形目秧雞科骨頂雞屬中型游禽,對水質非常敏感,只有在水質良好的環境中才能生存,是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

近兩年,七里河成為白骨頂的天堂。東由留碼頭、同心島、體育公園、城市運動公園、月亮灣灘地公園依河而建,水清岸綠景美,可觀可游可憩。

白骨頂活動區域向南不遠,就是百泉湖。

“早知有百泉,何必下江南。”相傳清乾隆皇帝對百泉湖美景的贊美,在邢臺乃至更廣的范圍傳為佳話。據史料記載,早在隋代,百泉就因湖底泉眼無數而得名。如今,水域面積242畝、最深處約30米的百泉湖宛如鑲嵌在市區東南部的一顆明珠。

在邢臺中心城區,這樣的“明珠”有5個之多。達活泉公園以達活泉湖的碧水為“脈”建設,如今已成為河北省五星級公園、邢臺人的千畝生態花園。蓮葉田田、蘆葦繁茂、盛產魚蝦的狗頭泉湖,城市規劃館廣場的水美“顏值擔當”襄湖,大陸澤國家濕地公園的起點邢澤湖,如珠似玉,潤澤一方。

因泉而城、因泉而名的邢臺,終日噴珠吐玉的泉眼就更多了。達活泉溫潤靈動,柳溪泉浸潤書香,飲馬泉隱于市井,飛龍泉創意十足,武家莊泉拙樸野趣,狗頭泉水天一色,銀沙泉清透澄凈,瓦罐泉妙趣橫生,聽荷泉靈動悅耳,鴛鴦泉形似鴛鴦,黑龍泉古樸神秘,明沙泉泉水清冽,月亮泉噴涌歡騰,華莊泉可親可品,盼生泉生機萌動,百泉步步皆景……16處泉眼“一泉一景”,用靈動泉水續寫著百年潤邢襄的新篇章。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20多家中央、省、市媒體的記者和網絡名人先后多次齊聚邢臺,沉浸式體驗邢臺歷史和泉水文化,深入了解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建設新成效,推出全方位、多角度報道。

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一張張文化“名片”托起城市之光,讓太行泉城、美麗邢臺知名度、影響力持續升高,火爆“出圈”。

以文為脈的城市更新彰顯邢襄之韻

近兩年,我市立足資源環境基礎,著眼歷史文化優勢,契合城市氣質稟賦,聚焦群眾向往期待,以歷史的耐心和決心,以文為脈統籌推進百泉鴛水片區、邢州古城、高鐵商務區建設,高標準打造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

兩年間,百泉鴛水公園全面開放,秉持“泉、景、人互動融合”的建設理念,打造“聽泉、弄泉、品泉、悟泉、吟泉、賞泉”6個文旅功能板塊。

園中的邢臺泉文化體驗中心按照相關歷史、保護治理和未來規劃等功能分區,突出泉文化特色,幫助公眾系統了解泉文化知識。京南后海商業街區、邢臺海洋樂園、煙火市集、兒童沙灘、采摘園環繞泉畔,成為一站式“遛娃”好去處。

經過改造提升,七里河市區段實現全域有水,20公里的七里河北岸健身綠道全面實現橋下通行。今年春天,河畔盼生泉周邊的樹木上多出20個育鳥箱,保護鳥類棲息繁衍。

兩年間,我市以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為牽引,采取保護修復、設施更新、業態植入、文旅融合等方式重塑邢州古城“一道、雙城、十二坊、三十六條老街巷”,讓團結東大街、開元路、建設東大街、新華路圍合的4.1平方公里古城城廓越發清晰。

據明代陳音《清風樓記》,登上清風樓第三層極目遠眺,可將邢臺四時美景盡收眼底。

另有史料記載,邢窯創于北朝,發展于隋,興盛于唐。邢窯白瓷的出現,結束了商周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

去年“五一”假期,大型實景劇《瓷都賦》在清風樓前上演,“十一”假期,邢窯白瓷作品展在好南關北大街開展。今年春節假期,以清風樓樓體為幕,大型沉浸式光影秀《大唐瓷都》震撼呈現。古今交融,碰撞出絕妙的火花。

逛邢州老街,尋城市文脈。參觀河北省地級市中展陳面積最大的文博場所——邢臺博物館,走進布袋院,聽文物“講故事”;到好南關歷史文化街區,參觀八路軍解放邢臺指揮部舊址,行進式參演紅色史詩劇《解放》,身臨其境回顧邢臺解放歷史時刻;到北長街冀E985藝術街區學非遺技藝;到邢州曲藝社學傳統戲曲;逛“邢州風物”文創旗艦店,把“邢臺八景”冰箱貼等創意禮品帶回家,為越來越多人津津樂道。

今年,不少市民游客還培養了一個新愛好——逛泉城扁鵲堂。

邢臺作為醫祖扁鵲行醫圣地,弘揚扁鵲中醫藥文化,在中心城區各街道(鄉鎮)建成40家泉城扁鵲堂,形成“一刻鐘中醫服務圈”。在泉城扁鵲堂好南關旗艦店,可以親手制作中藥香囊、品嘗天然健康的中藥奶茶;在八草堂泉城扁鵲堂,可以體驗艾灸、熱敷、耳穴壓豆、推拿按摩等中醫特色適宜技術;在市中醫醫院古城院區泉城扁鵲堂旗艦店,可以跟隨醫師共同學習龍引操、八段錦……一店一專長、一堂一特色,被群眾視為身邊的“簡、便、驗、廉”康養打卡新地標。

兩年間,在高鐵商務區,邢臺太行國際會展中心作為宣傳、推介邢臺的窗口,承辦市、縣各類會展活動近20場次,參展人次逾30萬,會展經濟“乘數效應”加速顯現。

兩年間,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級特色產業集群展館,借助多媒體特效、交互式電容墻等聲光電技術,充分展示邢臺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產業類別、鮮明的產業特色和高質量的發展成效。150余家重點企業的300多件名優產品,邢臺產業圖譜一館盡覽。

位于市高新區襄湖片區的城市規劃館廣場面向公眾開放。廣場上,“井”字地雕、“黃帝鑿井聚民為邑”文化小品、“祖乙遷邢”群雕、邢臺歷史大事記地刻、地名館、名人館等10個文化節點生動反映我市悠久的人文歷史,與市城市規劃展覽館連成一體,成為展示我市歷史和未來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來,位于邢臺金融中心1號樓的泉府云瑧酒店、瑞爵酒店投入運營;“漢風千年國色芳華”第十二屆漢牡丹文化節開幕式在泉城禮堂舉行;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以威縣鄉村振興歷程為主題的原創民族管弦樂音樂會《梨想之路》在泉城禮堂首演……中心城區承載力、首位度顯著提升。

形神兼備的多彩活動激揚向上力量

春暖花開,“中國騎行地圖”精品騎行路線、全國“最美農村路”抗大路迎來各地騎行游客。他們在運動健身的同時,沿路賞山、水、林、田、湖等多彩地貌,游天梯山、景梅山、前南峪、抗大陳列館、九龍峽等景區景點,盡享“紅川綠谷”之美。

4月27日,2025“迎五一”市直單位干部職工騎行活動舉行。560余名市直單位干部職工從七里河北岸健身綠道河澤園廣場出發,途經華莊泉、體育公園、城市運動公園等多個景點,感受太行泉城的無限魅力,體驗自行車運動的速度與激情。

今年以來,我市立足自行車特色產業集群優勢,積極培育自行車賽事經濟,叫響“騎行太行”“泉城騎行”品牌,加快打造太行山抗大騎行線路、前南峪山地越野自行車賽道、內丘縣環扁鵲湖賽道、中心城區泉城騎行綠道等精品賽道,圍繞騎行運動員和愛好者需求,對騎行線路和賽道實施綠化、完善設施、打造休憩小站,積極籌辦中國公路自行車公開賽等賽事活動,引領帶動廣大群眾騎行熱情。

隨著賽事蓬勃發展,市經開區高端運動自行車產業園、廣宗縣賽車配件“園中園”、平鄉縣大眾騎行自行車“園中園”、信都區騎行文化產業園加快建設,自行車產業集群發展悄然提速。

不只是騎行。4月30日,市總工會組織信都區、襄都區、市經開區、市高新區部分干部職工分別在七里河北岸健身綠道、百泉鴛水公園、百泉湖、環襄湖健身綠道開展“泉城新韻,五一同行”騎行和健步走活動,與泉城市民共同感受兩年來“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建設成果。約3700名干部職工激昂奮進的精神面貌,讓城市活力瞬間具象化。

今年以來,“同心有約”迎新歡樂跑、邢州古城元旦定向賽、市第八屆冬泳節、第二屆全民健身大賽、“游泉城促消費”春季騎行、“紅川綠谷·騎行太行”自行車晨騎康養行等一大批賽事活動走進景區、街區和商圈,在廣大群眾中形成綠色出行新風尚,為城市發展注入消費質效提升新動能。

多彩活動傳遞出的文化符號都在成為人們的“詩和遠方”。在京南后海,直升機、熱氣球帶人們換個視角瞰泉城,游客感嘆“如詩如畫”。在七里河畔,《七里長歌》婚俗文化實景水面演出以竹筏為舞臺,“點亮”東由留碼頭和同心島的夜景,如夢似幻。秦王湖上游山清水秀,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卡”影片《唐探1900》拍攝地,一部影片帶火一座城……邢臺太行山脈之秀美、百泉奔涌之盛景、歷史文化之悠久,令每一個外地人都印象深刻。

今年“五一”假期,依托“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框架,一批文旅活動、百余項主題活動將驚艷登場。秋季,邢臺即將承辦第九屆河北省旅發大會。我們看到的邢臺,來自各方面的信心和預期正在逐步增強,美譽度和影響力逐步提升。

記者從市民和游客的真摯目光中欣喜地看到,一張張“站”起來、“活”起來、“動”起來的文化地圖,正在邢臺這座奮進之城徐徐展開。

邢臺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