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五:“干真事干實事,比什么都頂事兒”

2025-05-06 08:08:01 星期二  來源:邢臺日報

寧小五:“干真事干實事,比什么都頂事兒”

本報記者王芳

寬敞筆直的街道、統一規劃的樓房、整齊排列的工廠……4月28日,行走在寧晉縣賈家口鎮黃兒營西村,蓬勃發展的氣息迎面而來。然而,在十幾年前,這個村不僅是有名的“臟亂差”,還是個集體經濟有負債的窮村。

帶領村莊走向富裕的,正是村黨委書記、寧聯電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小五。2008年,他接過黃兒營西村黨委書記的重擔后,堅持真干事、干實事,帶領村民發展村集體經濟,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鄉村振興路。

2024年,該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10億元,稅收超2億元,人均純收入突破10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6000萬元。近日,2024年度河北省優秀民營經濟人士名單公布,寧小五位列其中。

選準產業路

走進黃兒營西村工業園區,200多家電線電纜企業鱗次櫛比。寧小五介紹,全村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0多家,超5000萬元的有150多家。

20世紀80年代,為謀生計,黃兒營西村村民開始涉足電纜加工生產。明達線纜集團董事長雷國璽是村里最早一批辦起小企業的。“當時村里有十幾家電纜廠,都是小作坊式,標準不統一,銷路不穩定,沒有品牌,難成氣候。”他回憶。

寧小五深知產業升級迫在眉睫。上任后,他通過召開班子會、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最終確定了線纜產業集約化發展方向,并多方籌資,投資3.6億元建設寧聯創業輔導基地,推行從生產到營銷的“統一管理、統一入料、統一檢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模式。先后有80余家小作坊在這里孵化成規模企業。

為幫助企業專注發展,黃兒營西村黨委成立企業服務中心,組織黨員和志愿者為企業提供證照審核、產品檢測等代辦服務,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在村黨委的引領下,黃兒營西村電線電纜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形成了集電纜輔料制造、成品生產、包裝、運輸、銷售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生產的60多個系列、400多種規格的產品暢銷全國。

激活共享力

在今年全國電線電纜(寧晉)春季訂貨會上,黃兒營西村38家電線電纜企業一舉斬獲45億元訂單。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藏著產業升級的“金鑰匙”——共享工廠模式。

作為村里的支柱產業,電線電纜行業長期受訂單周期波動影響。寧小五說,傳統模式下,企業在生產淡季往往會面臨1到3個月的設備閑置期,然而場地、資金、設備等投入并不會減少,資源浪費嚴重。

為破解這一發展難題,黃兒營西村成立黃兒營集團,將全村電線電纜及配套企業納入其中,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平臺參與的產業協同發展體系,充分發揮共享工廠在資源整合、產業協同、創新發展、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共享工廠極大地改變了企業發展模式。”寧小五對此深有感觸,“旺季時,產能不足的企業可將訂單分給其他共享車間,淡季時,閑置設備也能承接小企業的訂單,既能降低小微企業生產成本,又能提高設備利用率。”

除了生產資源共享外,該村還依托現有設計中心和研發團隊,建立技術共享平臺。目前,黃兒營西村工業園區內已有155項技術實現共享,有效提高了技術更新、產品迭代速度和產業整體競爭力。通過資源整合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黃兒營西村電線電纜產業正朝著規模化方向加速邁進。

唱響民生歌

“幸福生活等不來、要不來,只有靠實干。”寧小五始終堅信,基層發展的密碼就藏在“干”字當中。“真干事、干實事,比什么都頂事兒”,這句話,他常掛在嘴邊,成為他扎根鄉土、為民服務的生動注腳。

秉持“能人治村”理念,他上任后先后吸納28名優秀企業家進入村“兩委”班子,并推行“黨組織+商會”方式,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使黨建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結合,共同推動村莊發展。

“寧書記常說,做事前先問一句‘對老百姓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就全力以赴,快干、干好。”黃兒營西村企業部辦公室主任李計群說。在寧小五的帶動下,村黨委始終將群眾需求作為工作重點來抓。

投入4億多元構建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體系;改造供水管網,24小時免費向村民供應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僅用35天便打通了1100米市場街斷頭路;推動文化建設,承辦全國“四季村晚”,投資2億余元建設國家3A級紅色文化園和“不夜城”項目,高峰期單日游客突破3萬人……好消息頻繁傳來,村民踏實感、幸福感倍增。

為方便群眾辦事,村黨委高標準建設村級便民服務站,村干部每天坐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巡邏隊、環衛隊、園林隊等多支隊伍常態化運轉,全方位守護村莊的平安整潔與生態宜居。

憑借優異成績,黃兒營西村先后榮獲50余項國家級、省級榮譽,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樣本。

邢臺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廣告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