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高敏)“得益于與河北科工大開發的新技術,解決了我公司軋輥中硼、鈮元素光譜準確分析的技術難題。”近日,邢臺正錕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總經理段立明說,以這項技術為支撐,他們開發出新產品,年銷售收入增加1000余萬元。
段立明口中的新技術是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參與研發的“鋼鐵光譜分析方法和標樣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創新形成鋼鐵材料光譜塊狀標準樣品均勻性評價體系以及光譜分析國家標準,實現鋼鐵中微量元素及有害元素準確測定,形成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推動鋼鐵光譜分析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獲2024年度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鋼鐵材料標準樣品的作用就像檢測重量的砝碼,鋼鐵光譜分析測定需要與標準樣品比對校準,才能準確測量。因此,鋼鐵材料標準樣品本身元素分布均勻性與否直接影響檢測結果。
“2016年,多家鋼鐵企業先后找到我們,希望可以解決鋼中微量元素ppm級(百萬分之一)含量的精確測定、鎳鐵等新材料化學成分快速檢測方法等難題。”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科技處處長王傲冰說,他們以市場為導向,依托河北省特種車輛改裝技術創新中心王子明科研團隊,組建鋼鐵材料分析實驗室,與石家莊創譜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河鋼材料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合作,開啟研發之旅。
6年里,該團隊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經過數百次實驗、調整方案、再實驗,成功研制出鋼鐵材料驗證光譜塊狀國家標準樣品2套,牽頭制定非合金鋼、生鐵、鎳鐵光譜分析方法等國家、行業等標準6項,獲得發明專利3件。經金屬學會專家鑒定評估,該項目整體技術位于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參數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該技術成果應用于江蘇、北京、遼寧等省市多家鋼鐵企業,有效提升了鋼鐵材料數據的準確性,并為新型高端鋼鐵材料研發提供精準數據支撐。近三年,新技術為應用企業帶來經濟效益1.6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