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建立政府企業居民三方共擔
我市完成古城保護區內281戶危舊房屋改造工作
本報訊(記者謝霄凌通訊員唐玥)近日,從市住建局獲悉,我市將“危房解危”與古城發展相結合,創新建立“政府+企業+居民”的三方共擔機制,完成古城保護區內281戶危舊房屋改造工作。
據悉,市住建局與襄都區政府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開展“拉網式排查+動態滾動管理”,對危舊房查明一戶、登記一戶、逐戶建檔,明確危險等級、產權屬性,研究整改提升和改造方案。根據鑒定結果,創新性引入第三方企業——市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參與改造,靈活采取貨幣安置與實物安置相結合的方式,既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又高效推進解危工作。
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長方逍彗介紹,他們組織各縣(市、區)持續開展危舊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共確定城市危舊房1036戶,281戶在襄都區古城保護區內,已全部改造完成。其中,255戶危舊房實現貨幣化補償安置,26戶危舊房住戶在襄都區集體安置區母家場棚戶區進行異地安置。市住建局對于完成征收解危的房屋,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原則,嚴格遵循古城保護規劃要求,實施分類處置,對具備修繕價值的建筑,采用“修舊如舊”的改造模式,保留原有格局與建筑肌理,針對危險構件,進行抗震加固,消除安全隱患,同時植入現代生活設施,實現保護與宜居的統一;對結構嚴重老化、存在安全隱患且無保留價值的建筑,依法依規拆除后重建,在規劃設計中注重與古城整體風貌協調,合理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區域功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