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軸承“轉動”世界
劉增艦
臨西縣依托縣域經濟基礎撬動年銷270余億元軸承產業,搶灘90余個國家和地區,展現了環境優化、龍頭引領與品牌提升的疊加效應,為各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啟示。
營商環境培育產業集群。創新治理模式,以“園中園”統合功能區,實現企業80%集約集聚;深化機制改革,借“兩國雙園”引入國際專班服務,破除巨頭落地壁壘;強化要素保障,國資平臺聯建供應鏈企業,打通關鍵堵點。
龍頭企業驅動能級躍升。國際龍頭牽動產業鏈蝶變:塞爾維亞Z&S廠輸入精密技術輻射中小微企業;建龍哈軸12條P4產線打破精度壁壘;塞艾斯智能車間實現中歐工藝共融。“產學研用”聯動下,產業集群成功覆蓋全球市場。
品牌戰略重塑價值版圖。從簡單代工制造到實現區域公用品牌認證,以三措夯實核心競爭力:首席質量官全程監管、289名質量專家駐企賦能、制定高于國標的工藝技術參數,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企業通過引進外籍工程師升級核心工藝,逐步構建自主創新能力,最終主導修訂國家標準,斬獲政府質量獎。
小軸承轉動大格局——臨西縣的實踐告訴我們,縣域產業突圍需要政府、企業、品牌的“三維”協同:政府以生態營造筑基,企業以鏈式聚合發力,品牌以標準提升賦能。這種“精耕細作”的發展模式,既做好了產業鏈的“針線活”,又托舉起了高質量的“千鈞擔”,最終讓臨西軸承在全球坐標系中轉出了令人矚目的“中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