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實施六大行動
加快推進特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
本報訊(記者周林)7月11日,《邢臺市特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制定出臺,明確了2025年至2027年全市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目標以及實現路徑。
行動方案提出,2025—2027年,集群營業收入保持年均增長8%左右。其中,到2025年底,營業收入超200億元集群達到11個;到2027年底,集群營業收入達到7700億元,超400億元集群達到5個,超千億元集群達到1個,50億元龍頭企業達到10個,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行動方案明確,要實施智改數轉共享發展行動、龍頭企業培優壯大行動等6項行動,推動特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
實施智改數轉共享發展行動,為集群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評估診斷、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推進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支持集群內企業圍繞原料集采、關鍵設備、生產工序、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物流貿易等共享路徑,開展“共享智造”實踐;2025年每個省重點集群至少培育1個輻射帶動強的共享工廠(車間)或載體,培樹1—2個省級“共享智造”標桿。
實施龍頭企業培優壯大行動,培育“領跑者”企業,2025年“領跑者”企業累計達到80家以上;深入開展“邢商回歸”行動,開展鏈式招商、以商招商,招引大好高優項目;每年精準招引落地潛力型、樞紐型、互補型高新技術項目20個。
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逐步擴大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等服務覆蓋范圍,每年新建各類創新平臺10家以上;推動產學研融合創新,探索“眾籌科研”模式,推動臨西軸承、沙河玻璃等產業集群實施一批科技項目;深化科技特派團服務,探索科技特派團與集群及企業利益共享機制。
實施質量標準引領躍升行動,提升檢驗檢測服務能力,2025年實現重點特色產業集群檢驗檢測機構全覆蓋;推進首席質量官制度,分批實施“首席質量官”全覆蓋行動;引導企業牽頭或參與制修訂標準,每年不少于15項,開展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實施特色品牌培育創優行動,鼓勵注冊集體商標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加快培育一批制造業知名品牌;支持企業精準“走出去”“引進來”;做精做好平鄉自行車童車玩具、清河羊絨等展會、博覽會、交易會,集中展示集群優勢產品,擴大市場影響力。
實施產業生態優化賦能行動,推動金融賦能,開發集群專屬金融產品,2025年特色產業集群貸款新增200億元以上;建立學科專業隨產業需求動態調整機制;鼓勵集群企業向園區集中,2025年實現省級園區全覆蓋;充分發揮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區域樞紐作用,促進“快遞+特色產業”融合發展。